云南麻栗坡瑶族相亲
鄂西少数民族哭嫁
稻作民族的恋爱季节
稻作民族的婚俗很有农耕民族的特色,而稻作民族的恋爱季节是随着农忙季节而定的。云南、海南种双季稻和三季稻的地区,恋爱季节多在秋收之后至第二年的3月春耕开始前;贵州、湖南、广西、四川、重庆、江浙一带除了秋收之后到新年开春之前,许多民族还随着水稻生长的时节有不同的恋爱季节。
傣族和布朗族有开门节;壮族、苗族、布依族等有三月三赶歌圩;侗族开秧门节有“围耶”,即千人他乡做客;薅田时有“种公地”,即让心中有目标的小伙子到姑娘的村寨去种为赡养孤寡老人的公共田地,以便让围耶上认识的青年人加深感情和考察对象的能力;秋收之后是所有稻作民族的恋爱季节,内容大多一样了。
“围耶”,即集体做客。侗族古往今来,每年的插秧农忙之前,像傣族开门节一样,是未婚青年最盼望的恋爱季节。侗族好走亲戚,本村同姓的人又不能结亲成婚,为了大家在农闲时有时间会友叙旧、结交新朋友,给年轻人创造更多的社交机会谈情说爱找对象,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侗族有了集体做客的习俗。即一个乡或几个村的人约好到另一个乡或另一个村去集体做客。少则三五天,多则十天半个月。2004年5月初,笔者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行走侗乡时,赶上民间两年一次的独峒乡华练寨在与同乐乡的孟寨400多乡亲的一次盛大围耶。那时的华练是芦笙的海洋,是人间天堂。鼓楼里,一群十来岁的孩子正扶着比一层鼓楼堂还高的长脚芦笙吹得欢;戏台上,孟寨的未婚小伙子在一年长的男人带领下,正为台下看热闹的华练男女老少表演歌舞;台下看得最认真的要数那些家有女儿的中年妇女了,敢情是在相女婿;芦笙坪则里三层外三层地在跳哆耶舞。参加围耶的姑娘小伙一个比一个神采奕奕,在人山人海中寻找自己的伴侣。
开门节,傣语叫“奥瓦萨”,是傣族、布朗族等佛教信仰民族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傣历十二月十五(约在农历九月中)。开门节,象征着3个月以来的雨季已经结束,表示解除“关门节”以来男女间的婚忌,即日起,男女青年开始自由恋爱或举行婚礼。 节日这天,男女青年身着盛装去佛寺拜佛,以食物、鲜花、腊条、钱币敬献。祭拜完毕后,举行盛大的文娱集会,庆祝从关门节以来的安居斋戒结束。主要内容有燃放火花和高升、点孔明灯、唱歌跳舞。青年们还挥舞着各种鸟、兽、鱼、虫等形状的灯笼环游村寨。因时逢稻谷收割完毕,故也是庆祝丰收的节日。
壮族、苗族、布依族等其他稻作民族,也是在开春后春耕前举行盛大的赶歌圩活动,青年人玩个尽兴便回家春耕插秧。
娘亲舅大 女不落夫家
在南方稻作地区采风时,我们发现所有传统稻作民族的婚俗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民俗,那就是姑表亲很多,且洞房花烛新婚夫妻大多不同居,而是举办完了婚礼,新娘就跟娘家人回了娘家,以后只是农忙和节庆日时由男方家邀请才到夫家小住几日,直到怀了身孕才正式落户夫家。笔者原以为这个习俗只有侗族有,之后不论在广西、贵州、云南还是四川、重庆、江西,在侗族、苗族、瑶族、壮族等传统的稻作民族村寨深入考察时,都发现有这个习俗。
“娘亲舅大”习俗,在云南、四川一些尚存母系氏族习俗的民族中还很普遍。他们的家庭是以母亲为纽带,但主事的却是舅舅。在四川的彝族地区考察时,也有这类生活习俗。
“不落夫家”习俗往往同早婚习俗有关,早婚是“不落夫家”习俗得以长期保留的一个原因,而“不落夫家”习俗又强化了早婚习俗的延续。早婚的女孩年纪太小,娘家人为了保护她,让她待在娘家的时间比较多。老人还解释说姑娘住娘家,主要从事自己的女红劳动,种棉地和蜡染、纺纱、织布、做鞋、缝衣,给农田积肥、薅田等,所得成品全归自己所有,日后带去郎家。
听老人们说,女不落夫家的婚俗主要在新中国成立前后最时兴,改革开放后只有个别地方仍有这习俗。更多的结婚后不到一年就回了夫家,也有的结婚后只回娘家十几天就回了夫家。但不论是过去的三五年还是现在的十几天,新婚夫妇在洞房花烛夜还是不能同房的。把新娘接到夫家后,连续三天三夜对歌闹洞房,新娘办完婚礼,不论心里愿不愿意,都得做出非常想回娘家的样子,然后随着伴娘回到娘家。十几天后才在新郎家的再三迎接下,回到夫家定居或小住。
在稻作民族中,最喜庆的婚俗算是“打三朝”了。稻作民族地区打“三朝”,有几个时间。最多的是头胎孩子出生百天时,娘家所有亲戚都来庆贺,媳妇的嫁妆也是这时才抬到婆家,婆家的结婚酒和三朝酒也一起办。一些与汉族混居的少数民族人家,没有那么多讲究。有的地方孩子满月就请酒,有的是周岁请酒。
2002年暑假期间,我们在黎平去从江县的路上,一位记者的一声惊呼把车上昏昏欲睡的人都惊醒了。我们转头朝窗外看去,“啊——”,所有人都被窗前的情景惊呆了。路边一片稻田的田埂上,只见穿着少数民族服装的男女老少,背的、挑的、抬的,孩子们在大人身前奔跑跳跃着,像一条条白蓝色的银龙在金黄色的稻海中戏游,少说也有上百人从四面八方向对面的一个小村寨赶去。这样的民俗让所有观者赞叹,我们立即改变行程,停车往田野中跑去,抢拍一个个珍贵的镜头,一直跟到办“三朝酒”的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