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回族传统音乐主要属东亚乐系,部分曲目属波斯阿拉伯乐系。分为宗教音乐和民间音乐两大类。回族宗教音乐大致有招祷音调、咏经音调、礼拜音调和赞主音调四大类,约有数十种之多。一般具有吟诵性质。音调含较明显的阿拉伯色彩,歌词常用波斯、阿拉伯语汇。回族民间音乐主要有花儿、山曲儿和宴席曲等。而宴席曲更具歌舞表演性质;回族民间传统舞蹈还包括“耍场”“踏脚”“汤瓶舞”与“口弦舞”等。回族民间乐器,比较特殊的有口弦与哇鸣等。此外,作为一种古老的叙事性民间说唱艺术形式,贤孝——在西北回族地区,闻名遐迩。
花 儿
花儿,是回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歌曲,据说由元曲演变而来。也是汉、撒拉、东乡、保安、土等民族群众中广为流传的山歌形式。流传在黄河、湟水沿岸的通称为“河州花儿”或“河湟花儿”;流传在山区的则称为“山花儿”,因不用乐器伴奏而将手搭在耳后干唱,故又称“干花儿”。花儿的曲调又称为“令”。花儿的演唱形式又分为“漫”“对”“合”“联”等四类。“漫花儿”为田野随意演唱调式;“对花儿”具有问答式竞唱赛性质;“合花儿”为一领众合式。“联花儿”是将几个令根据内容需要连接在一起演唱,其中含有漫、合、对多种形式,在调式上具有对比的情趣。还有,“跳花儿”也可叫花儿,系西北回族地区流行的民间歌舞。舞步节奏明快,自如潇洒,以腿部动作屈伸起伏较大为特点,舞时一手托耳或背于腰后,另一手叉腰或左右两侧摆动,情绪激动时便晃起头来。
山曲儿
兼有山歌与小调性质。陕甘宁三省交界地区,因回、汉、蒙古民族杂居,陕北汉族信天游、爬山调和内蒙古西南部的漫瀚调,在回族相应地区民间影响和流传,逐渐被“花儿化”。如宁夏海原回族传唱的爬山调《上河里鸭子下河里鹅》,便具有宽广自由的特点,有人也称其为“山花儿”。在银川、吴忠、永宁等平川地区流行的小曲是一曲多词的分节歌,结构短小,多为叙事性歌曲,如《父子揽工》等。
山曲儿也指流传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一带的民歌形式。源于西北花儿。清乾隆年间甘陕一带的回族大批迁往新疆,因此“花儿”也随之流入昌吉。山曲儿基本上属于“河煌花儿”流派,多采用“河州大会”“白牡丹令”“大眼睛令”等。词分两种,一种是“头角齐式”,民间称做“齐头齐尾”式,即每首四句,每句字数较整齐;一种是“折断腰式”,每首五句或六句,其中有四个长句,插一两个短句。歌词朴实生动,曲调高亢明快。
回族传统民歌还可包括在劳动生活中产生的号子与夯歌。如在黄河岸边拉纤、驾船的船夫号子,富有强烈的劳动气息。音乐节奏随水流的缓急而不断变化,曲调采用呼应、问答或一领众合形式,歌词往往灵活改编。
宴席曲
宴席曲是西北地区回族中广泛流行的一种自误性歌舞形式。回族人把办婚事叫做“有宴席”,因此婚礼上表演的歌舞通称为《宴席曲》。这种歌舞形式各地略有差异,但载歌载舞方式居多。《宴席曲》多以方阵队形对舞,其动作特点常与回族的劳动、生活、习俗相关联,由于回族歌曲常用凤凰、蝴蝶、牡丹、鸽子等雍容华贵的形象和羊羔、青草、甘泉等与本民族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起兴,所以舞时有手臂动作多变的特点,恰似蝴蝶飞舞、凤凰展翅,动作秀而不拘,美而不俗;腿部屈伸动作柔韧,像放牧人赶着羊群在云中漫步,柔中有韧,潇洒自如,头部碎摇和敏捷摆动,眼神配合巧妙,这些都抒发了婚宴场景中的喜悦欢快之情。回族歌舞《花儿与少年》便由《宴席曲》加工改编而来,好评如潮。
宴席曲后随民间艺人的即兴表演,一些曲目逐渐发展成为撒拉、东乡、保安等民族的民间歌舞,在青海、甘肃、宁夏、新疆等省区广泛流传。宴席曲歌词内容广泛,有叙事歌、祝愿歌、颂赞词,还可即兴编词。各民族的表演形式略有区别,并有地区特色。比如在新疆昌吉地区回族的宴席曲中,常用笛子、板胡、四胡、瓦子等乐器伴奏。
“耍场”“踏脚”“汤瓶舞”与“口弦舞”
“耍场”“踏脚”源于武术。回族素有武术健身之习俗。男子表演“耍场”“踏脚”的舞蹈动作带有拳术的特点。“耍场”流传于新疆昌吉,是喜庆节日中在庭院里表演的舞蹈,舞者或平步前进,或提腿转身,舒展大方。“踏脚”流传于宁夏泾源,多借月光在宽敞的场地上进行,老幼皆可。舞者用脚的内外侧和腿部“裹”“打”对方,只踏不踢,不准用手,双手只协调身体平衡。舞蹈动作有平踏、跳踏、骗腿、转身等,洋溢欢乐气氛。
“汤瓶舞”流传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舞者持白毛巾为道具,表现伊斯兰教礼拜前用“汤瓶”(壶)盛水净身之习俗。舞蹈中还常出现模拟“汤瓶”的形象,故有此名。舞蹈有“擦身”“搓背”以及挥舞毛巾互相抽打、嘻戏等动作(图为手持汤瓶道具,表演回族舞蹈, 舞者娟子本人提供)。
“口弦舞”也叫“坐舞”,是回族妇女们跪坐地上拨奏口弦表演的类舞蹈形式。
另外,在与汉族杂居地区,回族也跳汉族民间舞蹈,如辽宁沈阳的“小鼓高跷”,四川松潘的“回族花鼓”等。
口弦与哇鸣
回族民间常见的乐器主要有口弦、哇鸣等。口弦,也称“口琴子”,分两种:竹制长三寸,扯线发音;铁制长一寸半,拨钩发音。口弦两端亦可系上丝穗、珠子等坠饰。口弦主要流行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西吉、海原、固原一带的回族妇女中间。她们往往以弹口弦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有时妇女之间用口弦相互对弹,既像是对歌,又像是谈心。口弦音调柔美深沉,节奏多变。有的欢乐明快,似枝头鸟雀,欢噪晨晖;有的压抑沉郁,像秋雨连绵,如泣如诉。
哇鸣,古代称为“埙”。流行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因其取材方便,制作简单,很受群众喜爱。琴身用黄胶泥捏成中空的扁豆形、鸡蛋形或牛头形,再用小榻扎几个小孔,一般前四、后三,上边留一吹口,晒干即可。演奏技巧类似汉族的萧,按需要放孔、压孔。音量小,音域也比较窄,只能吹奏简单的曲子。最近,宁夏回族自治区音乐界人士,在原有模型基础上,改造研制出了一种音量大、音域宽的哇鸣(图为哇鸣演奏,刘军供图)。
贤 孝
贤孝脱胎于古凉州的佛教俗讲,与西凉乐、敦煌变文及河西宝卷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传承方式主要靠艺人口传心授。其内容主要以说唱英雄贤士、忠臣良将、孝子贤女等故事为主,教化人们“处世为贤,居家尽孝”,故称“贤孝”。贤孝多以三弦伴奏,成为了一种叙事性民间说唱艺术,流行于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多以月调、兴调、悲调和喉音自弹自唱。贤孝还分凉州贤孝、河州贤孝、西宁贤孝等几类。河州即今日甘肃临夏,音乐旋律与当地方言语音声调结合紧密,定调比较自由。西宁贤孝流传于青海河湟地区。2008年,贤孝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回族早期音乐,曾在元代比较流行。如今,随着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整体改善,回族民间音乐歌舞整体得以不断提升和发展。一些热心工作者,收集整理出千余首民歌和30余种宗教音乐。一批新作如歌舞剧《曼苏尔》,歌曲《宁夏川》《宁夏的花儿塞上的歌》《站在高山望北京》等,反响热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