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窗
loading...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华民族 > 满族  > 详细页面

新北极乡之光 ——北京市怀柔区喇叭沟门乡记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刘娴  发布时间:2018年04月17日 浏览量:12059

中榆树店村的油葵田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民族》杂志曾对这座位于汤河之滨的喇叭沟门满族乡进行过报道。在这篇名为《“北极乡”之光——北京民族乡村经济发展纪实》的文章中,本刊前辈记者写到:喇叭沟门满族乡是“老、少、边”山区,单少了一个“穷”。乡里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经济发展东风,优先发展红果、采金、养羊、工业、农业等五大支柱产业。没几年的光景,全乡总收入达2005万元,人均年分配1060元。当初能有这样的收入水平,确实不容小觑。

  近20年后,作为杂志社的一名新人,我再次重返这个地处北京最北部山区的满族乡采访。从北京市区的东直门出发,上G45京承高速,30多分钟便畅通无阻地到达怀柔城区,之后继续沿着G111国道一路北上,途经雁栖湖、青龙峡、云蒙山等景区,接着穿过一条长约6公里的“分水岭”隧道,沿着汤河北行便到达了“北极乡”。

  来之前,我对这个乡的名字就充满了好奇。其实,喇叭沟门的命名既与此处的地形有关,也与满族人的心理偏好有关。藏传佛教喇嘛念经时所用的大铜号筒、大鼓、铙、钹等“四大件”和海螺、小手鼓、手铃、铜磬等“四小件”乐器,满族人均认为是神圣的法器。四大件中的铜号筒、四小件中的海螺均属喇叭之列,这就是满族人为什么把自己聚居之地称为喇叭沟门的主要原因了。

  至2016年末,整个喇叭沟门满族乡15个村,有13个村已完成新农村改造。除了传统的果树种植业和“一村一品”特色农产品种植业,全乡还结合满族的民俗特色,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使新“北极乡”转型步入发展“快车道”。

乡政府对面的喇叭沟门满族民俗博物馆

  对角沟门村“喜鹊姐姐”飞进大山

  对角沟门村位于喇叭沟门满族乡南端,G111国道从村西穿过。

  这个村子的名字,与200多年前本地南沟门的两个对着的碓臼(用于捣杂谷用的工具)有关。如今,旧时的碓臼早已没了踪影,以前人们生活的山沟也变成了一片开阔平整的土地。2016年初,对角沟门刚刚完成新农村改造,一间间矮小的土坯、砖瓦房变成了敞亮大气的满族四合院,家家户户门前都种植着蔷薇花、悬挂着红灯笼。村口开凿出一条宽约1米的引水沟渠,将汩汩汤河水引进村子,水渠两旁簇簇鲜花盛开,成为一处颇具诗意的景观。

  对角沟门村的新农村建设才刚刚起步,很多人家刚搬进新房,有些还在装修,扩建厢房。谈起未来的发展,村里的“第一书记”冯俊英对我说:“让每家每户开起农家院,发展乡村旅游业是这个村子的发展方向。”

  其实,对角沟门村计划大力发展旅游业并不是要跟“大环境”的风,而是因为这里已经拥有了一定的旅游资源。在对角沟门南侧有块近500亩的花卉蔬菜种植采摘园区,园区前有一座田园特色的竹楼牌坊,上书“喜鹊登科满族风情园”。进入园区的柏油路宽敞整洁,路尽头有一排满族民居特色的平房,是餐饮接待和销售特色农产品的场所。房子的墙体被漆成淡绿色,画着身着满族传统服饰的人物形象。房前搭建了一排竹制凉棚,丝瓜藤和葫芦藤爬满棚顶,硕大的果实沉甸甸地悬满棚顶,过往游客无不驻足赞叹。穿过这排平房,是座标准的四合院,院内共有20间客房,生活设施一应俱全,一尘不染。

  从延续千百年的传统小农经济,到当今如火如荼的第三产业,对角沟门村可谓是整个喇叭沟门乡的缩影。其间有位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被村里人亲切地称为“喜鹊姐姐”。

  “喜鹊姐姐”王桂英是怀柔区雁栖镇范各庄村人,原是一名商业职工,有较丰富的经商经验。喇叭沟门有王桂英家的亲戚,所以,从小到大,她经常来此地探亲访友,对这里的物产风情很了解。

  20世纪90年代后期,对商业信息较敏感的王桂英,看到山区乡亲们有很多杂粮等农产品堆在家里——而这正是城里人求之不得的“稀罕物儿”。于是,她便产生了收购山区土特产到城里售卖的想法。打那以后,王桂英就成了一名广受城乡欢迎的“红娘”。山里乡亲们看到“不起眼”的葫芦条、窝瓜干、小杂粮等变成了现钱,心里特别高兴,把王桂英视为“财神”。山里人的钱袋渐渐鼓起来了,王桂英想干一番事业的风帆也随之鼓了起来,雄心勃勃地决心大干一场。这个想法得到了丈夫的大力支持,俩人先后辞去稳定的工作,在喇叭沟门满族乡党委政府的全力扶持下开始创业。

  在收购了几年山里农产品之后,王桂英觉得传统的种植模式和品种已经满足不了城里消费者的需求。并且她发现,在喇叭沟门乡的对角沟门村,不但有种植土特产品的传统习惯,而且交通方便。何不自己建立一个种植基地自产自销,并且带动村里人就业呢?2007年,王桂英在对角沟门村承包了500亩土地,同时成立了土特产品加工厂,采取“基地+工厂+农户”的形式运作,不但有效扩大了种植面积,还为当地部分贫困农民提供了就业,增加了收入。

  没有资金就找朋友借,没有厂房就去租,不懂管理就去学,不懂技术就请专家。经过一年的摸索和实践,王桂英创出了“宏英”牌系列土特产品,包括10大系列、300多个品种。这些产品一上市就受到欢迎,消费者普遍反映“宏英”牌绿色食品质量好、口感好。当年的销售收入一举达到380万元,创利69万元——王桂英笑了,当地百姓也笑了。笑过之后,大家的共同考虑的是:下一步该怎么走,怎样才能让乡亲们赚到更多的钱?

  从市场调研入手,王桂英发现:人们对黑色食品非常感兴趣,市场需求量大。于是她多次到农科院、农研所去找专家咨询。紧接着,又赴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等7个省、自治区实地考察。经过专家论证,结合当地多年的种植经验,她决定试种黑小米、黑玉米、黑花生、黑豆和紫薯。

  品种是有了,可农民有顾虑,怕产量低效益差,都不敢轻易种植。王桂英决定成立产销合作社,免费给农民提供种子,用高于市场的价格进行收购。功夫不负有心人,品种终于试种成功,而且产量可观,村民播种新品种的信心倍增。2004年,王桂英扩大种植面积,并向种植的农户保证,收购价是普通杂粮的两倍,同时与全乡15个村分别签订了购销合同。

  2007年,为继续推广新品种,王桂英又成立了种植专业合作社。她多次聘请专家到合作社进行指导,引进了水果玉米、日本红薯、韩国辣椒等优特品种。这些年,她从农科院聘请专家对农民进行过六次培训,并且把所收集的各类种植养殖信息编辑成册发到农民手中,让大家尽快掌握种植养殖及管理的先进技术和理念。王桂英先后带动起近7000户农民合作创业,年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安置就业近300人。

  对角沟门村的赵宪国和老伴王海珍已年近六旬,又没有特殊技艺,如今在王桂英的合作社工作,不用出家门每年就能挣到3万多元。他常和老伴说,真没想到哇,老了老了,咱还能遇上这么好的事儿!村民刘德芹和宁福莲也都在合作社做事,年收入都在12000元以上。

  2014年,王桂英又开始向花茶饮料方面发展,引进10万株金莲花、20万株菊花、10万株玫瑰花苗并且成功栽植,同时将她的500亩园区打造成具有满族风情的多功能园区,取名“喜鹊登科满族风情园”,集餐饮、住宿、采摘、购物于一体,吸引了大批游客。

  我来到对角沟门村时正值周末,这里的游客多得着实让我吃惊:他们先是在园区里采摘蔬菜鲜花,然后又争先恐后地购买加工包装好金银花、玫瑰花、黑豆、杂粮等土特产,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王桂英告诉我:“周末的游客还不算最多的,每年的五一、十一假期,或者赶上乡里一年一度的满族风情节,游客是现在的两倍。我这园子的接待能力有限,如果对角沟门村的老百姓都能开起旅游接待,不就是能赚钱的好方式吗!”

  目前,村里已经对农户进行过三次与民俗旅游接待相关的技能培训,如烹饪、礼仪、编织等等。这样的培训在村里很受欢迎,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报名参加,大家觉得通过培训能学到很多有用的技能,即使将来家里不开民俗旅游接待,也能增加一门手艺。王桂英还将自己的餐厅腾出一半来,配上桌椅、音响设备免费供村里开展培训使用。

  “过去的王桂英为村里的农产品进城搭起了桥,今天的王桂英又为城里人进村搭起了桥。鹊桥是牛郎织女相约的地方,王桂英也在城乡之间搭起了一座‘鹊桥’,她可真是名副其实的‘喜鹊姐姐’啊!”村民的赞扬发自肺腑。

  中榆树店村不只拥有一个22℃的夏天

  从喇叭沟门乡政府向东行驶5公里左右,就到了风景秀丽的中榆树店村。村东一片美丽的白桦林,属于原始森林保护区的一部分,也是北京唯一的原始森林自然生态景区。

  9月初,北京市区“秋老虎”肆虐,这里却早已凉爽宜人,不负“北极乡”里“北极村”的美誉。2017年9月以来,白桦林景区多次出现云海奇观,犹如人间仙境。站在主峰猴顶山上举目远眺,云雾像汪洋大海,而山峰只能露出顶部,像一个个小岛在云海中飘浮。很多游客感叹,此云海奇景不输闻名遐迩的黄山。

  2010年,中榆树店村将附近的上榆树甸村、中榆树甸村、下榆树甸村三个自然村合并,完成了新农村改造。2012年,中榆树店村依托白桦林景区发展起了民俗旅游产业。走进村里,笔直整洁的乡村公路将全村分割成南北两个部分,每条胡同前都建有满族民居特色的牌楼,并按照“南园北巷”的布局为每座牌楼起了古朴典雅的名字,如南边的福寿园、勤合园,北边的秋实巷、古韵巷等。走进这一“园”或一“巷”中,两边的农家小院更是令人赏心悦目。淡黄色的墙身、大红色的屋顶、家家户户院门前开得正艳的白薯花,在青山和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像是一幅浓墨重彩但又精细勾勒过的水彩画。道路两旁的灯柱上悬挂着统一的广告招牌,上面写道:走近“北极村”,给你一个22℃的夏天。

  这次采访,我住在彭海芹家。2012年,彭海芹也加入了村里的民俗旅游接待合作社,是村里第二批开起民俗接待的家庭。每天早晨天不亮,彭海芹的丈夫王加民都会穿着胶鞋和棉服去村后的森林里摘野生蘑菇。这个季节,村后的山林里有大量肉蘑、珍蘑等野生菌类,不仅口感好,而且营养丰富,他说一定要让我尝尝鲜。

  2010年末,中榆树店村完成新农村改造时,彭海芹家只花了2万块钱就建起了正房和西厢房,当时的王加民还在县城里打工。彭海芹家有4亩玉米地,那些年丈夫在外打工,她就在家种地同时照顾女儿。2011年,一次意外的交通事故让王加民身受重伤。回到家里养病时,他见周围的邻居好几户都开起了民俗旅游接待,大伙都说做这个买卖不会赔本,便动了心。伤养好后,王加民决定不出外打工了,留在村里搞民俗旅游接待。2012年他又花了2万元多建起东厢房,将现有的三间房全部改造成客房,并且修葺了院子,种上了无公害的蔬菜水果。

  2016年,生意越来越好的彭海芹一家,再次投入6万多元建起南厢房,增加了4个客房,并且在院子里砌上水泥台子,扩大了餐厅面积。王加民还自学电脑,将自家的农家小院“挂”上了互联网,让游客可以提前在网上点菜和预订客房。每逢节假日,彭海芹家的客房都会在提前三四天的时候就被全部预订。与彭海芹家一样,中榆树店村的每一户民俗旅游接待户生意都非常好:“想在中榆树店村住一晚,尝尝地道的农家菜,要提前一个星期预订,要不然就吃不上啦!”

  20多年来,村支书彭兴利为了带领村民探索出一条致富之路,做过许多尝试:从最早开始玉米制种、养殖肉牛,到后来的种植三果(晚秋黄梨、太平果、海棠果),可效益都不是很好,仅仅能满足基本的温饱。自从开始发展乡村旅游业以来,彭兴利便一心投入其中,每次开村民代表大会时他都会说:“搞乡村旅游是我们村唯一的出路,也是最好的一条出路。”

  为保持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村里制定了党员门前三包制度,即村里32名党员,每人管理自己家周围邻近的5户村民,要定时查看家门前的卫生状况,监督每户家中的餐饮卫生和住宿环境。与此同时,村里115户农户按照网格化管理模式分成18个组,每组设立一名网格员对其组员进行管理,谁家有什么困难、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跟网格员汇报,他们会第一时间向村委会上报,大家一起商讨解决。中榆树店村的村民民主自治是全乡的典范,村里大大小小的事务都要全村人商量决定,村民代表大会、党员大会、村两委班子会议一层一层地讨论,保证每一位村民都有发言权,每一个决策都能让大多数人受益。

  向现代化迈进的同时,不能忘了满族传统文化。彭兴利带我参观村子的时候说:满族人喜欢的吉祥物与汉族有所不同,汉族人喜欢用道教中八仙人手持的法物为图案,叫“暗八仙”,以物指人祈求吉祥,多用于家庭装饰图案;而满族人所喜爱的“八宝”更明了朴实,宝珠、方胜、玉磬、犀角、古钱、珊瑚、银锭、如意这八样宝贝涵括了金银财宝的方方面面。难怪中榆树店村主街两侧的墙上都绘制着珊瑚、如意、银锭等图案,这其中无不包含着满族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中榆树店村东边曾经有棵古老的榆树,是家家户户祈福的吉祥之树。可惜在新农村改造时,这棵老榆树被连根拔起,这件事至今还令彭兴利惋惜不已。

  如今,彭兴利每天都在琢磨着挖掘一些新的文化元素。“夏天时,游客会冲着22℃的凉爽气候来到这里,冬天这里就显得萧条许多。如果能在春节等节庆上做做文章,中榆树店村的冬天也是值得一来的!”春节满语为“阿涅业能业”,满族人过春节时有很多的风俗,挂笺就是其中一项。挂笺,亦称挂旗,要求旗子的颜色要和自家旗籍一致,分为“红、黄、蓝、白”四色。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春节要贴对联、贴门神、贴窗花、蒸年糕、烧香拜祖,大年初一早晨要迎喜神、跳满族秧歌、玩嘎拉哈、乘爬犁跑冰等。这些传统习俗随着时间的变迁有的已经失传,有的也已经演化为别样的习俗。彭兴利计划将这些风俗打造成民俗旅游项目,让游客能够近距离地感受满族文化、体验满族人的日常生活。

  其实在喇叭沟门乡的帽山村,目前已经发掘出了一些传统的满族习俗,并初具规模。其中“大班、小班”传统花会,就是这个满族乡冬天里的“一景”。每逢正月十五元宵节,帽山村便会组织村民集体出演,吸引十里八乡的村民和北京城里的游客前来观看。花会共有五个角色,霸王鞭开路,扇子生随后而上,小姐碎步紧跟,小丫环在后面,老卖婆最后压阵。大人演完后,小孩再演一次,表示代代相承,也是“大班、小班”花会名字的由来。

  帽山村还在饮食文化的挖掘上下功夫。满族人把饺子叫做饽饽,过年时,帽山村的民俗接待户会给客人表演纯正的满族饽饽制作过程:剁馅时要说“岁岁平安”,入锅煮时叫“元宝入库”,大家吃饺子叫“幸福分享”。全家团聚吃团圆饺子,俗称“揣元宝”。煮饺子时,当饺子从锅底浮起来时,主人要吆喝:“小日子起来了吗?”其他人同时回答:“起来了!”寓意日子一天比一天过的好。然后让小孩爬到柜子上蹦三下,以示新日子“蹦个高”。

中榆树店村的民俗接待户在给游客做刚从山上摘来的珍蘑菜